1月25日(周五)22时至次日0时,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王艳,如约做客本报,与读者就心理困惑、情感纠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。
孩子快要高考了却总不听家长的话
刘女士:我儿子再过100多天就要高考了,可他现在天天就知道上网、玩游戏、玩手机,一点都不愿意学习。我每天跟在他屁股后面,跟他讲与高考有关的事情,告诉他要用心学习,努力考一所好大学,这样毕业后就能相对容易地找份好工作等等,可儿子根本不听。王老师,你认为,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,应该怎么做?我现在这么关心儿子,他却把我当成敌人,我该怎么办?
王艳:从你说话的语气我感觉到,你已经“急火攻心”了。我要说的是,到底是你考试,还是你儿子考试?你也说孩子一点儿都不着急,你是干着急没办法,整晚整晚睡不着觉。
这样,咱们先说一说你和你儿子的关系,因为我已经意识到这不是你儿子学不学习的问题,而是你和儿子的关系问题。你说儿子从小就不在你身边,一直跟着他姥姥,直到小学毕业,上初中后才跟上你。在初中之前儿子没有和你一起生活过,所以自从孩子跟上你以后,你就觉得前些年没有好好管孩子,现在要全力以赴地带好孩子,所以你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,导致孩子对你一直有抵触情绪。你说孩子刚接过来,上初中那会儿,学习挺好的,但是到了中考的时候,学习成绩就开始走下坡路,到了高中,成绩直线下降,你就觉得孩子不听话,很生气。
那我想问你,你最生气的是什么?你说最生气的就是你付出了那么多,儿子却不听话,一点也不关心你。那我再问你,什么才是听话?你说小孩子听话。但是你儿子已经17岁了,你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听话的小孩子呢,还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呢?你说,你感觉他已经是成年人了,可在你眼里他依然是孩子,你还在用小孩子的标准要求他,让他听你的话。可是你儿子又不愿意当那个听话的孩子,而你又不让他当个独立的成年人,你觉得你俩的关系能和谐吗?你也承认亲子关系有问题。也许在你眼里,你和儿子关系平等,可在你儿子眼里,并不平等。你说儿子认为你这样做是在压迫他,你就特别愤怒。
现在不是孩子的学习问题,而是你俩的关系问题。你想想,你要求他是一个听话的小孩,你说啥就是啥,你让他听你的话,但他要独立,你的要求他达不到。他想让你尊重他,和他的关系平等,可是你老压迫他,你俩是不是就有矛盾了?一旦你儿子对你有了芥蒂,就会和你对抗,他哪有时间去学习啊?他和你对抗,他的武器是啥?你是他妈妈,他又不能打你,不能骂你,你每天跟在他后面絮叨,时间一长,他就会心烦意乱,那他唯一的武器就是抓住你的软肋。你当妈妈的,最怕啥,他就拿这个武器对付你。你的软肋就是怕他不学习,现在人家就是用不学习来对抗你。
同时,我也想对你儿子说,学习是为了自己,不是为了你妈妈,我希望你以一个成年人的心态考虑高考的事情。人无完人,妈妈那样做有她自己的道理。但作为妈妈,你的确需要考虑改变你与儿子的关系,你可以看看心理医生,也可以在网上看一些怎样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文章。
其实,作为妈妈,你的主要问题是,儿子小时候不在跟前,回来后已经是初中生了,但在你的眼里,这个孩子不是初中生,还是一个婴幼儿,所以你就用对婴幼儿、对小孩子的方式来管理他,所以母子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。在这里,我也想给家里有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说句话,亲子关系非常重要,你必须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,满足他的心理需要,而不是在那儿指手画脚,你让他学习他就得学习,你让他独立他就得独立。他是一个人,不是机器,所以说这也是一个教训,不然的话,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,他反感你,他就不学习,你越不想看到什么,他偏要做什么,以此来对抗你、打击你。所以希望家长一定要把亲子关系调整好,你要知道高考是孩子的事,不是你的事,你越不管他,他自己也许啥都能安排好;你越管他,他就越不想学了。如果发现亲子关系紧张,影响了孩子的学习,那就要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疏导。
孩子从农村转学到城市经常有小偷小摸行为
王先生:我儿子今年9岁,上小学3年级,在班里经常偷同学的文具盒或其他学习用品,我们经常为这事打他,老师也常请我们去学校,但是儿子这个不好的行为一直改不了,我该怎么办?
王艳:通过你给我讲的孩子的成长经历,你说孩子从小属于留守儿童,一直在老家,上了小学后你们才把他接到太原,来了之后,你们因为做生意忙,顾不上管他,老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。每当孩子有偷窃行为,学校就找家长,而你们只会通过打孩子来解决问题,所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:孩子用他的偷窃行为,来唤起家长对他的关注;如果他没有这种行为的话,那家长就不会抽空管他。孩子缺乏存在感,加上刚刚从老家过来,有点不太适应城市的生活,由于说的是方言,同学们还笑话他,在学校里穿得比较旧,而城里的孩子都多才多艺、活泼开朗,所以孩子在学校感觉非常自卑,回到家里又没人跟他玩,他很孤独,所以采取了另类的方式希望得到关注。
所以我想跟家长说的是,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偷窃行为才去关注他,而是每天回家,都抽出时间去问问他的学习,问问他和班上同学的交往情况。家长也可以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,早去一会儿,和其他孩子的家长聊聊天,私下里和孩子的同学多熟悉熟悉,让孩子有归属感,你对他的关注多了,他就不会用另类的行为来引发你对他的关注了。对于一个9岁的小男孩来说,偷窃行为和他的品质没有关系,主要是心理问题。如果家长改变了对他的态度,多给他一些关注、了解,多陪伴他,那么这个孩子的行为很快就会矫正过来。
志愿填报:
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,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!咨询微信:artbaokao
声明:以上整理自( 山西晚报)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
返回51美术网,查看更多>>
艺术生的报考神器:51美术网—美术高考报考指南
-
责任编辑:李茉关键字:孩子高考,家长,怎么办